蜱虫会在狗身上繁殖吗?
看了下这个问题下的答案,有专业的养殖和驱虫方面的,也有各种传言的…… 作为一个宠物医生,其实对蜱虫并不太熟悉(毕竟是寄生的无脊椎动物嘛),因此特地去复习了一下相关知识点——虽然对于研究蜱虫的专家们来说可能有点班门弄斧了… 但毕竟也是有些知识的~ 首先,肯定是可以传播寄生虫的。
根据以往经验,我们遇到的蜱虫感染案例中,大多数为体表寄生虫,如耳螨、疥螨等;少部分为消化道寄生虫,如蛔目、绦目的某些种类。
这些寄生虫有的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但大多情况不太严重,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寄生虫会清除干净。 如果不幸感染了蜱媒病毒,那么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病症甚至死亡。 我们遇到过一例犬瘟热合并蜱虫感染的病例,狗狗在感染后第5天出现高热不退,呕吐拉稀症状,随后体温下降,并逐渐恢复,但在第10天又出现高热,并且精神沉郁,食欲不佳,此后2天内逐渐恢复。
我们在其口腔粘膜中发现有多发性疱疹,结合之前的症状,诊断为犬瘟热合并蜱虫感染。给与抗病毒、消炎及支持疗法后,恢复良好。 另外,我们遇到过一只贵宾犬,因为蜱虫吸食过量导致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该贵宾犬的个体差异或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所以在注射抗蜱虫药物之后,蜱虫死亡,但是在取出的过程中,狗狗因剧烈抽搐而死亡。
以上,是个人根据临床经验整理的关于蜱虫的资料。当然,网上还有很多类似“10个宝宝9个虫”之类的文章,说的更加可怕。作为专业人士,我认为还是要客观对待蜱虫,科学驱虫,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及杀虫剂。
蜱虫从幼虫到成虫,必须要吸血才能生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经过四个月的准备和等待,期间从不进食。而蜱虫的繁殖力也很强大,一只雌虫受精后可产卵3-5千枚,多者可达8千枚。蜱虫不仅会在狗身上繁殖,还会吸人血,更会传播多种血液性疾病,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做好秋季对蜱虫的防范工作。
蜱虫用什么杀灭好
目前用于宠物体表寄生虫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芬芳香剂类等多种成分,在杀蜱方面效果突出的是吡虫啉类成分,因此选择含有吡虫啉成分的滴剂、喷剂就能够快速的灭杀蜱虫。
蜱虫吸血后不及时处理会钻入皮肤
蜱虫采食的血液并不是一次用完,在吸饱了血液之后,蜱虫就会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因此在吸血之后,蜱虫会将嘴部固定在狗的皮肤上,而身体则仰躺在皮肤表面,因此在蜱虫吸血后,一定要尽可能的趁早摘除,否则蜱虫的头和口器很容易留在皮肤中,而蜱虫携带的病菌就会进入体内的组织中,就会出现更严重的疾病问题。
发现蜱虫叮咬狗后,可先用杀虫剂涂抹在蜱虫身上,等待蜱虫的口器放松再用镊子或尖嘴钳,尽可能紧贴表面直接垂直拔出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如果有条件,最好用酒精消毒,并带去宠物医院检查处理。切记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蜱虫。
蜱虫的生活史中有4个月的准备和等待时间,期间从不进食,所以蜱虫可以在狗经常走动的地方长时间等待伺机吸食血液,所以对蜱虫的杀灭需要从两方面进行,除了给狗使用杀虫剂外,还需要对狗的生活环境进行灭杀,将蜱虫的滋生地和等待点一起处理,才能更有效保障防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