犾犬病疫苗怎么打?
现今有很多人被狂犬病毒困扰着,狂犬病毒通过传染源(狂犬病毒感染者)——途径(唾液、唾液腺)——媒介(狂犬病毒)以咬伤、抓伤等方式传染给人,人感染了狂犬病毒后发病极为凶险,几乎肯定地会死亡,这种病目前在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防范这种疾病,而在日常生活中,狂犬疫苗的接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下面就为广大读者详细解释一下狂犬疫苗怎么打?
为下面的文章标题写一篇中等长度的应用文
【题目】:狂犬疫苗怎么打?
【内容】:人被狂犬病毒感染后,临床分潜伏、发病前驱期、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30天以上,短于1年,长至数月或数年,被狂犬咬伤后,狂犬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其潜伏期的长短可能与咬伤部位、伤口轻重、感染狂犬病毒的数量、吸毒者和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关。狂犬病毒潜伏期内不可能发生狂犬病的症状,狂犬病发作必须有狂犬病毒。因而潜伏期内打针不可能预防狂犬病。
发病前驱期,多数在感染后的30天内出现,此期以发热、倦怠、怕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其他前期症状为主,继而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肌肉酸痛,多发性神经炎,共济失调,射淡,疱疹性舌炎,痴皮,舌紫肿,出血,肾炎,神经性皮炎,湿疹,支气管肺炎,腹泻和阳痿等。
急性发病期的主要表现为急性精神病症状,如恐慌、颤抖、意识混乱、谵妄、惊恐、惊厥等,其中以恐水症(见恐水症)最为突出。急性发病期往往在伤后10~15天出现,此时病人仍留在潜伏期阶段,所以,它的出现是误诊为狂犬病。发病后4~5天,病情达到顶峰,此后,症状逐渐缓解,或大部分缓解,但极不稳定,有反复发作倾向。
恢复期的主要表现有:肢体软瘫,感觉麻木,动物舔触部位皮肤发痒,感觉异常,针头感觉,耳鸣,虚弱无力,皮肤过敏,感觉异常,精神抑郁等;病人逐渐痊愈。
狂犬疫苗的接种事项
接种狂犬疫苗,应采用合理的方式。
1、伤口污染不严重的,需清洗与评估,在暴露当天接种首针,7天后接种第二针,21天接种第三针;伤口污染的严重,应接种“急救”疫苗,当天接种两针,第三天接种一针,此后跟上面一样,42天接种第4针。
2、有严重免疫缺陷禁忌症的人群、严重外伤的人群(有血肿形成或四肢瘫痪)、妊娠期人群,不能接种狂犬疫苗,如接种,则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3、接种疫苗后,在注射针孔处有烧灼感或疼痛感,数小时内红斑消退,不会出现全身反应。若出现了红肿、瘙痒等过敏现象,或者注射当天12小时内出现了局部红肿、青紫等情况,可立即冲洗,无需做特殊处理,严重情况的需及时就医。
4、疫苗注射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和注射局部的红肿,一般为一过性的。如果不良反应严重,要及时就医。
(1)发热:部分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体温会低于38.5℃,持续1~2天,这可能因疫苗中含狂犬病病毒在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喝点水,注意休息,必要时对症用退热药。如体温超过38.5℃时,可喝些凉水,用凉水毛巾湿敷,但不可喝冰镇饮料等。
(2)局部红肿: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注射伤口处有红晕现象,多在1小时内出现,1~2天内会消失。如果红肿范围增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